第六届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
CLC 2025
2025年3月31日-4月1日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
(北京市顺义区裕翔路88号)
CLC2025
CLC2025
诚邀参会
第六届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CLC2025,将于2025年3月31日-4月1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与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25)同期举办。
第六届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设置一个主论坛和六个分论坛。主论坛以“前瞻?融合:实验室生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六个分论坛分别在实验室设计建设优化、实验室智慧化运营、实验室可持续发展、实验室质量管理、高校实验室多元发展与创新实践、第五届中国危化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论坛、数字经济时代下科学仪器代理商的发展方向和机遇等七个专题论坛,全面深入地探讨从实验室设计规划、建设、仪器设备采购、运维等整个生态系统的宝贵经验、见解和前沿解决方案,审视实验室在全生命周期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共同探索创新的理念和方案,推动实验室的高效卓越发展。诚邀相关工作者莅临参加本届大会。
秦海波
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刘虎威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色谱和质谱方面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包括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和仪器。迄今发表有关论文3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8件,著作3部,英文著作11个章节,参与编写词典3部,教材3部。参与制订国家标准2项。现任JCB等4个刊物副主编,国内外10余种刊物的编委。
黄岩谊
北京大学化学院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黄岩谊,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兼任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微量核酸分析研究,集中工作在测序技术、单细胞分析和微流控技术等方向。
吕京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智慧环境控制技术与装备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吕京,医学博士,研究员,风险管理师,曾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工作。1984~2003年主要从事毒理学研究,2003年以后主要负责和承担了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制度、医学实验室认可制度、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认可制度、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度、科研实验室认可、生物样本库认可制度等的研发和实施工作,负责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技兴检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项。
陈自明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执行总建筑师
主持重大项目设计百余项,在生物安全实验室领域,主要完成的作品有: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7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物安全楼、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楼工程、河南口岸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等。
刘鼎纳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院副总建筑师
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二十多项公司重点及大型设计项目。近十年内参与设计的工程项目获国家及省部级奖14项,公司奖14项。深钻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医疗设计、超高层设计领域并在公司起到了带队作用。
李昕滨
中科院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注册建筑师分会及建筑师分会理事、科研建筑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城市街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ISO/TC 336国内技术专家、国家发改委评审中心专家、中国科学院院级专家。个人获中国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奖(2014);主持设计项目百余项,获全国、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十余项;主持编写国家行业标准、专利多项。
董玉平
南京博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技术总监
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财政部、军队、北京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参编多项实验室工程技术规程和标准。做过工业建筑、商业综合体、科研建筑设计、建设过程管理。近5年多专攻科研实验室工艺布局、恒温恒湿洁净系统专项设计,电磁辐射屏蔽、防微振等特殊环境系统规划与辅助设计。为高校、中科院、航空航天、计量、精密测量、微纳、集成电路等领域的高精密实验室做过设计建造服务,如常见的净化百级;恒湿±2%;恒温±0.05℃等环控指标实验室。
李文龙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学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文龙,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文龙博士长期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制药工艺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申报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标准化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药学会医药科技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青年奖各1次。参与编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应用实例》、《新编中国药材学》、《中药制药工艺学》、《近红外光谱实战宝典》等专著、教材5部。目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生物颗粒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担任《医药导报》、《中药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草药》等10余种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及国内外40余种期刊审稿专家。
王凯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王凯,博士,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实验室设备分委会(SAC/TC526/SC1)委员,主要从事智能实验室、仪器设备健康监测领域科研与标准化工作,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10余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20余项,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
储晓刚
原质检总局中国检科院研究员
刘鑫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鑫,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药物化学博士。主要从事检测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和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任海关总署口岸监管专业委口岸设备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委员,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7/SC4)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红外光谱技术委员会委员。
郭淳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Q-Lab业务副总经理
郭淳,男,高级工程师,2001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就职于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历任研发中心副主任、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现任Q-Lab业务副总经理。长期从事自动化和分析仪器相关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重点项目,在实验室智能设备研发和智慧实验室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
曾红丽莲
友腾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拥有 6 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近 3 年专注深耕实验室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在环境监测、电子产品、珠宝等多个检测领域,主导参与设计符合CNAS规范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助力实验室实现高效检测、合规管理、精准溯源及可持续发展。
曹国庆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专业副总工程师
曹国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空调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净化空调技术中心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疗卫生建设装备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洁净受控环境与实验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主参编国家/行业标准20余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
杜武俊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健康,安全及环境处处长
杜武俊,现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健康、安全及环境处处长。专业为职业卫生,为香港劳工署注册安全主任和美国职业卫生学会注册职业卫生师。在校主要职务是建立健康、安全及环境处,构建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与专业服务团队,以及校园实验室建设与改造工作。
郭红宇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工技术实验中心原主任,化工实验室安全专家
多年从事高校化工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创建了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的HSE安全管理体系。从事实验室科研用小型实验装置和中试工艺流程及设备的设计、研发,研发过千台以上实验装置。
获得4次“天津大学校级”先进教师、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行业标准“T/CCSAS 005-2019《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T/CCSAS 011-2021 《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评估指南》”主要起草人,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专家组成员。
武彦文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
研究室主任
武彦文,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及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工作。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课题10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件,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项,获得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粮油学会等行业奖项8项。
王春鑫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事业部副总经理
从业以来一直从事科研实验建筑的设计咨询及项目管理工作。
1.负责完成包括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实验室设计建设,提高各大高校科研能力;
2.参与了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先进焊接与连接、可调谐激光技术、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等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支持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
3.先后完成包括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北大第一医院、朝阳医院等众多三甲医院的设计建设,参与了《医学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的编制,提升国内医学实验室的的病理、临床检测能力;
4.疫情期间投身集成式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设计建设工作,参与了《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通用技术规范》、《方舱式核酸检测实验室通用技术规范》的编制,助力国家快速应对疫情能力的提升。
王成城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室主任
王成城,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标准化室主任,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IEC1906奖获得者,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6)智能实验室工作组专家,牵头制定了多项智能实验室相关技术标准,包括GB/T 40343-2021《智能实验室 信息管理系统 功能要求》等。IEC/TC65 WG22可靠性、WG19全生命周期管理,IEC SC65E/WG10智能设备管理等多个工作组中方专家。
许苗苗
曾任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高级分析研究员,5S实验室管理专家
许苗苗,理学硕士学位,多年来深耕于药物分析研究领域,同时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持续发力。凭借在一线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长期实践,积累了极为丰富且极具价值的实战管理经验,对药物分析实验室的质量把控与高效运作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
侯倩
百川实验科学技术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质量主管
化学分析工程师,一级注册计量师,十余年实验室工作经验,培训经验丰富,熟悉CMA、CNAS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擅长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方法验证、质量控制、不确定度评定和应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
董亮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
生态环境部二噁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
董亮,博士,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生态环境部二噁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环境监测“三五人才”一流专家。对土壤、水、大气及颗粒物等环境介质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特别是持久性有机的分析测试、污染分布、残留特征、环境行为等有着深入的研究。曾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2次,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三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二等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署名论文100余篇,标准20余项,专利6项,著作5部。
崔亚娟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兼营养分析首席科学家
崔亚娟,博士,研究员,现任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总经理助理兼营养分析检测首席科学家,营养分析检测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注册营养师,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专家,北京市城市学院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物真实性与溯源分会理事,北京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遥感分会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主要开展食物资源的营养分析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主持与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近40项,主持并参与科技重点专项、行业重点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专项、北京市自然基金等横纵向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人才,北科院青年学者,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
支晓鹏
中国化学赛鼎工程公司分析化验专业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中国化学赛鼎工程公司分析化验专业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从业以来,一直活跃在工程设计行业,主要参与焦化、甲醇、合成氨、硝酸、煤制烯烃、合成油、苯酚丙酮、双酚A、TDI、苯胺、PC等一百余项煤化工项目的中心化验室、环境监测站等的设计、采购工作,同时还参与了高校、科研院所、质检、环保等部门的实验室设计以及多部工艺包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李文奇
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生物样品制备与鉴定平台主管/高级工程师
李文奇博士,清华生物样品制备与鉴定平台主管,清华膜国重青山湖分室PI。长期致力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性质鉴定,精通生物大分子的表征和分析技术,并具有生命科学设备开发经验。特别是在分析超速离心技术(analytical ultracentrifugation, 简称AUC)领域,李文奇博士作为该领域的国内领军人物之一牵头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AUC大会,主编第一部AUC中文专著,发表多篇AUC相关技术方法论文,正在组织编写AUC分析软件,合作开发AUC荧光检测器。
韩莉妲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平台中心主任
韩莉妲博士,中国农科院生物所副研究员、平台中心主任,2020年入选首届院级“支撑英才”,2024年获评全国科技资源共享先进个人。她主导建设了农业生物技术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推动研究所多次在国家大仪开放共享考核中获评优秀,建设了大型仪器维修维护合作示范基地;专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获专利授权5项,支撑合作伙伴在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陈吉文
北方工业大学教授
陈吉文,北方工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检测技术与仪器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
杨玲
北京大学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必修课主讲老师
中国化学会化学实验安全工作委员会委员,2008年至今主讲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必修课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2012年主持编写了课程配套教材《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有力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教材空白,已被二十余所985重点高校选用。应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科学院众多研究所、上海交大、协和医学院等四十余个单位邀请作实验室安全讲座、报告及培训。
冯建跃
中仪协实验室建设与安全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设备处原处长
浙江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原处长,现任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实验室建设与安全分会理事长、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等,2016年受聘担任教育部首届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在实验室安全领域钻研深耕20年,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检查的领军人,主编《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参考手册》等实验室安全管理类教材和编著6本,在业内发挥了重要作用;牵头制定《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指标》,即目前在用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第一版,被教育部推广用于每年度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督查,得到国内高校的广泛认可,助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李崧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处处长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兼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博士,教授级高工。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高性能科学计算中心主任等职务。现任社会职务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监事长,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实验室建设与安全分会副理事长等。已发表科研和管理类论文数十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
刘强 教授级高工
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特聘专家
教授级高工,现为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特聘专家。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历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化司副司长、政法司副司长、应急管理部政法司安全监察专员。曾参与《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许可等部门规章和相关技术标准,带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与巡查、参加重特大事故调查督导等。
高建村 博士,教授
北京应急管理学会长、北京市应急与安全生产专家、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原院长
博士,教授,北京应急管理学会长、北京市应急与安全生产专家、北京市安全生产领域学科带头人,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学名师。主持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等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参与多起北京市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主持撰写多部北京市地方标准和专业教材;主持建设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主持北京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和一般教改项目。
高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负责学院安全/基建/财务管理等。2008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进入北京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协助完成化学科研楼和教学楼的修缮装修;2014年负责建成北京大学化学实验示教中心;2019年负责建成分子材料与纳米加工实验室。主持基金委项目2项,科技部设备工艺及研发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项目1项,北京大学修购项目4项,仪器设备教改项目6项。多次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北京大学实验技术成果奖等。参与《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等教材的编写。
沈如群
北京大学医学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
1999年起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副处长、处长兼北京大学科研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医学部211&985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2017年轮岗,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兼任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兼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学实验室装备与技术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监事长。
王建波
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湖北省自然科学学会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在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建设、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有突出工作成效,对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张磊
天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天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队伍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主持修订多项安全管理文件,搭建学校“预警在先,服务为基”的实验室安全网络体系,受聘学校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星光工程”荣誉讲师、化工学院创新能力提升训练“化语”特聘讲师等。
吴祝武
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博士, 副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博士, 副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常务理事兼技术安全部副部长,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中仪协实验室建设与安全分会副理事长,煤炭高等教育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秘书长,教育部和工信部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专家。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主持省级教改重中之重和重点项目各1项;主编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告·发展与质量”《观察报告》1部,发表教学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排名均第3),获得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2项(排名均第1),获得中仪协第二届实验室“建安奖”个人一等奖(2023年),在全国性实验室安全和教学研讨会做专题报告100余次。
邱耀彰
优纳尔特集团董事长、中仪协代理商分会理事长
邱耀彰,中国民建会员,高级经济师/工程师。现任优纳尔特集团董事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代理商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企业家校友会会长,工信部领军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经济与管理研究会企业家委员会主任;被聘为师董会导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CCE金牌讲师、浙江树人大学客座教授等;著有34.6万字《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使用及维护》一书,主持编写浙江测试团体标准《常温标准物质智能保存箱》,拥有40多项专利技术。
王志勤
中仪协代理商分会秘书长、仪商汇总经理
嘉宾阵容敬请以现场实际出席为准。
第六届实验室发展大会也即将开幕
群英汇聚,只待君来!
CISILE2025举办在即
诚邀您莅临现场
3月真美
这场不可错过的科技盛宴
有春风和你
还有薅不完的“羊毛”
▽
3月31日-4月2日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
地铁直达
不见不散!
审核:衡盛楠 王静 张经纬